报告人:骆海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双靶向成像剂的小癌灶的灵敏检测
报告时间:3:00 pm, november 1st (thursday)
报告地点:909-b
摘要:
针对肿瘤早期诊断重大需求,我们致力于肿瘤靶向特异性分子影像探针和治疗试剂的研究开发。为解决肿瘤早期特异性灵敏检测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基于点击化学反应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具有显著增强肿瘤靶向特异性和肿瘤可视化探测能力的双靶点特异性抗体分子影像探针,成功实现了对直径2 mm人胶质母细胞瘤和原位胰腺癌的高特异性灵敏探测,建立了基于双靶点特异性抗体分子影像探针进行重大疾病早期高灵敏性检测的新方法,并且通过发展一系列具有高亲和力和靶向特异性的小分子蛋白探针,为双靶向探针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此外,发明了一种八价纳米荧光探针在体评价多肽靶向能力的方法,鉴定了一条鼻咽癌靶向特异性多肽,研制出一种对鼻咽癌肿瘤具有双靶向治疗特异性的仿生型多肽-脂质纳米颗粒,极具临床应用前景。
个人简介:
骆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蔡伟波教授实验室和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annie chan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功能神经元和神经性疾病的活体特异性标记及其动态成像需求,致力于发展活体靶向特异性标记和光学成像新方法。在proc natl acad sci u s a、clin cancer res、acs nano、j nucl med、bio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8篇。获得2014、2015年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年会snmmi travel award,湖北省201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snmmi年会放射性药物科学理事会rpsc的travel grant award,2015年欧洲核医学协会eanm年会的eckert & ziegler abstract award,2016年snmmi年会alavi-mandell award和2016年中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casnm年会2nd young scientist award等奖项。获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欧洲发明专利1项。
联系人:程亮研究员
责任编辑: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