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肥胖、神经系统疾病、肠道炎症、外源性过敏甚至癌症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与微生物群密不可分。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然而,口服益生菌在肠道的短暂滞留使其难以发挥长效的治疗作用。此外,胃肠道复杂的环境、微生物组紊乱或肠道炎症也会影响益生菌的存活率和有效性。因此,实现益生菌的口服递送并确保其在肠道中的长期滞留和定植,是提升口服益生菌疗效的关键。
近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汪超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3d打印纤维素衍生的螺旋管支架,可用于口服益生菌的递送。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独特的螺旋管状支架,在不侵入周围组织的前提下,有效地延长了3d支架及其负载的益生菌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此外,利用纤维素作为递送载体,可以为相关益生菌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条件,维持其增殖活性。与此同时,益生菌可以加速3d支架的降解,并促进装载的益生菌和相关代谢产物(如scfa)从支架中的释放,进而改善和调节肠道相关疾病。负载益生菌的3d打印螺旋管状纤维素支架还可以作为膳食纤维,调节肠道生态系统,改善肠道菌群紊乱,重塑肠道菌群结构,调节肠道免疫微环境,进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并为治疗各种肠道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相关成果已于8月23日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线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院博士生张越。
图. 3d打印的纤维素衍生的螺旋管支架
文章网址:
文章题目:3d printed spiral tube-like cellulose scaffold for oral delivery of probiotic
作者信息:yue zhang, chenmeng zhou, bo tian, jialu xu, xiaoyu wang, huaxing dai, heng wang, fang xu, chao wang*
责任编辑:向丹婷、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