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标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经历:
2013年获苏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8年获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基金会资助前往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洪堡学者),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系从事表界面物理化学研究;2021年加入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等研究院,开展分子纳米系统与界面工程方向的研究;2023 年起任慕尼黑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入选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于2023年10月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yangbiao@suda.edu.cn
地址: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909号楼3327室
研究方向与主要成果:聚焦材料表面物性及催化化学反应等核心问题,使用空间分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和化学分辨的光电子能谱作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吸附在单晶表面的具有特定官能团的有机分子作为原型体系,在单分子水平开展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系统研究。主要成就有:1)单组分分子体系在金属表面的碳氢键活化研究;发现表面对碳氢键活化数目选择性的影响;实现中间体导向的表面手性合成。2)表面双组分缩合反应研究。3)窄带隙半导体表面制备及物性研究。4)气氛介导表面在位合成研究。迄今为止,已发表20余篇期刊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pnas, nature commun. (2篇), j. am. chem. soc. (4篇), angew. chem. int. ed. (4篇), acs nano (2篇) 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15篇。获得慕尼黑工大博士后奖学金及洪堡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课题组正在开展基于双(多)官能团复杂单体分子的表面在位化学反应方法学研究,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系统,发展精准构造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表面合成方法。
合作与交流:本课题组依托迟力峰院士团队,同国内外多个研究组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慕尼黑工业大学johannes v. barth教授(表界面表征)课题组,瑞典林雪平大学jonas börjk 教授(理论计算)课题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mathias o. senge 教授(化学合成)课题组等。
招生方向:本课题组热忱欢迎有志于从事分子纳米表征及表面化学反应系统研究的同学加入。要求对科学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招收化学、材料、物理及相关背景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来咨询与交流。
代表性论文:( 共同第一作者, *共同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