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李有勇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sic7 siligraphene: novel donor material with extraordinary sunlight absorption”被纳米领域top期刊nanoscale接收,同时该文得到了编辑的高度评价,以“siligraphene gets serious about solar cells”为题在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的化学世界网站(chemistry world)上进行了专题报道。
众所周知,石墨烯以及硅烯的半金属本质限制了其在纳米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寻找可以替代的类石墨烯二维材料一直是光电领域的一个研究难题。博士研究生董慧龙在李有勇教授、李述汤院士的指导下,与德国不来梅大学thomas frauenheim教授课题组的周柳江博士后进行了合作,研究了一种介于石墨烯和硅烯之间的新型稳定的二维材料——sic7硅化石墨烯。理论计算表明,sic7硅化石墨烯有着类似于石墨烯的六边蜂窝状晶格结构,但是不同于石墨烯,sic7硅化石墨烯中的六边形碳环是不规则的,这导致了其原有的石墨烯结构的破坏并引入了一个适当的能带带隙。更为重要的是,sic7硅化石墨烯被发现具备适合吸收太阳光的光学带隙(~1.0 ev),其光吸收度相比于之前报道的磷烯和sic2硅化石墨烯有着明显的提升,因而有望被用作太阳能电池中的给体材料。chemistry world报道指出,如果sic7硅化石墨烯能被合成,将给柔性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领域带来一场革新。
报道链接:
文章链接:
李有勇教授课题组链接:
责任编辑:向丹婷